小看怡情,久看伤眼,保护视力,常来看看,记得收藏!
分集剧情选择:添加剧集

牛经理的奋斗

  本片的主人公是80年代最时髦的所谓的改革者。也就是蒋子龙最擅长写的改革效率低下的国营企业的人。80年代,本人正是一个喜欢看《小说月报》的小学生。印象里张贤亮最爱为老右知识分子叫屈,而蒋子龙最喜欢写所谓的国营企业的改革者,和当时称颂包产到户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一起,成为当时文学艺术界的主流。坦率的说,当人们看厌烦了样板戏和地道战之后,忽然看到一个个不那么集体主义的个人形象出现,真是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在这部电影里,写的就是几个今天看来很不以为然的,但是在当年却很轰动的前卫人物。一个英俊的年轻厨师,一个文艺青年气质的服务员,还有个另类的画家和吸烟的女公车售票员。其实扒下其中那些所谓新时代劳动者的画皮,内里无非是一班小布尔乔亚。而这些人正是以所谓的劳动者的名义剥夺劳动者的先驱。这类题材的主角改革者,通常都是对国营企业深为不满的技术人员,对工人作为得利的主人地位很是憎恶,因此把那些普通的工人写成流氓或者二癞子的摸样,靠着大锅饭养活。而把自己写成一副开拓受难的光荣形象,比如柯云路的李向南,张贤亮的陈抱帖,两个官僚集团中的西化派。于是他们就开始动手砸锅,砸普通劳动者的饭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布尔乔亚造无产阶级的反。而他们要比当年单纯朴实的无产阶级要狡猾得多,毕竟我们这些穷人没有念过那么多书,只知道喊口号,太直接,而他们就很隐晦,也很恶毒。他们的手段是先制造舆论,彻底把公有制和国营企业抹黑,编造种种谎言,工人懒惰,计划经济僵化,外行领导内行。然后就开始所谓的改制,其实就是逐步的瓜分全民的财富,以改革的名义进行掠夺,让自己和一部分人摇身一变成为坐享其成的自营老板,再把工人们以下岗的名义轰走。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鲜明的体现了其思想创作观念。牛宏的机巧,善于钻营和见风使舵,有着那种技术官僚式的聪明,而他们的同盟者,经常是一种风骚的文艺女青年,然后再加上几个被丑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官僚作为其斗争的对象,当然还要有一个明智的体制内的上层人物最后拍板支持,否则改革怎么收场呢。这是一个套路和公式。不信你就去看那时代的电影。在牛宏这种企业改革者的身上,具有布尔乔亚式的于连的作风,通常都很漂亮--正面人物嘛,有布尔乔亚式的贪婪和野蛮的作风,是地道的拉斯蒂涅,名义上总是打着漂亮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幌子,其实最后不过是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当年的贵族一样都是把普通人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工具。影片里的一场经典戏就是咬秋,一方面摆下宴席让员工吃西瓜,一方面是宣布要改制了,这个经典的场景是理解所有此类言行的钥匙,一边给你块最后的骨头啃着,一边要宰杀你了。过了20年,我才终于恍然大悟,所谓的咬秋,就是吃西瓜的含义,就是瓜分啊!先请你们也跟着吃几块,然后再扫地出门。因为你也参加了咬秋,参加了瓜分所以你也别叫屈,只不过你得到的是一块西瓜皮,我得到的是整个瓜园。原来,这是一个暗示啊!我真是太傻了!我们国营企业的工人真是太善良了,太天真了,居然相信狼可以被改造成羊,居然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奋斗成为狼。狼永远是少数,而且狼一定要吃羊。灰太狼一定会吃掉喜羊羊,只是时间问题。于是牛师傅成了牛经理,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蹂躏。我们醒悟的太晚了。我相信牛经理的春城饭店早已经成了希尔顿酒店的下属,而牛经理成了CEO。牛经理就这样奋斗成功了。所以我总认为蒋子龙应该再续写锅碗瓢盆交响曲。

同主演

猜你喜欢

  • HD
  • TC
  • 正片
  • HD
  • 第1集
  • 正片
  • 更新至2集
  • 高清
  • HD
  • 正片
  • 更新至20220508
  • 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