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吉》: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妈妈!
《额吉》能够顺利的上映,完全是和谐社会救了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从头到尾主旋律的很彻底的电影,这很让我回忆到上世纪7、80年代那个时候在嘈杂的工人俱乐部观看的那些宽银幕电影,《额吉》绝对是一部根红苗正深受政府爱戴的宣传片样式的电影。电影名字叫“额吉”,蒙古语就是“草原上的妈妈”的意思。所以首映那天是母亲节,我也是那天看的这个片子,已经过了有段时间了才想起要和大家扯扯关于它的故事,有点不好意。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3000名上海孤儿大转移到内蒙古,被草原牧民收养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全国人民都缺吃少穿,草原上人民因为畜牧民族情况比我们这些农耕民族还好些,所以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终生存的乐园。那个时期我是没有感受到过,不过听长辈们说,那个年代什么穿戴啊,娱乐啊,豆瓣啊,艳照门啊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两个字“活着”,活下去一个简单而又困难的事情,人性的大爱民族的大爱在这个电影里被无限的放大。这部电影改编自很多年前的那部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当时看的时候我还年轻呢,对扮演妈妈的演员娜仁花印象深刻,觉得这个妈妈既美丽大方又温柔坚强就是一个完美母亲的化身,我记得老妈特别爱看,每天晚上都追着看,还经常打电话和小姨探讨剧情,老妈还会义正言辞的对我说:以后可别娶了媳妇忘了娘啊,你看做妈妈的多不容易啊。我就恬着脸说:俺的亲妈啊,我怎么能忘了你啊,我还得回家让你给我做饭吃呢。一晃10多年过去了,娜仁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如今演绎电影里的那位母亲就更加感同身受、驾轻就熟了,这时的表演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演技成分了,自然的母爱流露恰到好处。电影中娜仁花将一位30多岁正当壮年的母亲演到60多岁白发苍苍老奶奶,一位母亲为了孩子所付出的全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在无声的岁月里被深情的诠释。电影很多地方都是用蒙语在对白,很多观众会反映听不明白,其实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其实根本不用去听的明白,因为母爱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妈妈对孩子的那种爱已经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那是一种最伟大的语言。越是民族的才是越是世界的!斯皮尔伯格把犹太人的在二战中的苦难拍成了电影《辛德勒名单》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了这个民族背负的苦难。导演宁才也深谙此道,宁才作为一个蒙古人,他觉得拍一部反应草原民族的电影,那种用心用爱去感受的电影是自己的责任也是理想,只是单纯的希望所有能看到这个电影的人心灵会受到一次震撼和洗涤,此生足矣!电影里的那个“额吉”只是这个民族的一个缩影,哪个民族没有母亲,谁人没有妈妈?用一个小我的小家来表现一种民族的大爱。我只想说导演十年磨一剑的心血没有白费,对于这个民族你已经尽力了。1、导演宁才和主演娜仁花在现实生活里其实是一对夫妻,两个人现在的孩子已经有7岁了。说起来也巧,俩人结缘还是因为10年前的那部《静静的艾敏河》,如今二人又演起来夫妻档的《额吉》情何以堪啊!2、里面很多对白都是蒙语,虽然主演娜仁花是蒙古人但她却不会说蒙语,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娜仁花着实苦练了一年的蒙语,电影里的额吉流利地道的蒙语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娜仁花竟然不会说蒙语。3、这片是是内蒙影视集团改制组建后,第一部走进院线的电影。其历史意义远远要大于票房的意义。而导演宁才正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虽然没有韩三爷中影那么牛,但这也是体制走向商业的又一次历史跨越。4、内蒙古有一句俗话:有牛粪烧着,蒙古包就不冷;有爱撑着,生活就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