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看怡情,久看伤眼,保护视力,常来看看,记得收藏!
分集剧情选择:添加剧集

少要轻狂老要稳

哈莫尼科林,即使是在美国,也是一个异类的存在。毕竟当文艺片范畴内也出现模式化的故事和类似的拍摄手法后(例如我刚看的美国片《野马》,个人的颓唐再到自我救赎类故事;国产片里的土鳖父母离婚单亲子女悲催的成长经历,或者是操着方言试图遮丑的“朴实”民族背景系列;长镜头的滥用,摇摇晃晃跟拍的自我陶醉……),这会显得比商业片的模式更让人反感和恶心,道理就是: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装纯比浓妆艳抹还招人不待见。因此,即使哈莫尼科林永远都不能成为当下的主流,他依然值得被赞赏。当然了这种稍显偏激的电影,若是放在一百年之后,它或许也会变得很幼稚,因此一部片能不能成为当下的主流,是与当下的时代相对应的。就像现在人人都奉梵高如神仙,那只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之后,人类通过自我进步意识到当初是多么无知。可反过来论述的话,作为艺术家,如果很快就赢得了多数人喜爱,那你必然是相对平庸的,因为面对此时时代的认可,就代表着,你不过最多与其平行罢了。而艺术,是精神,精神需要引领人类,越深远越好。看到不少给这个片打极差评的或者是表明看不懂里面台词的人,我其实想劝你们,权当走错了影院,无需纠结,因为你们与这个导演本来就不是一种生物,你是猫,他是狗,你必然不理解他,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理解。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可能他的脑子适合当艺术家,而你比较适合当数学家,也没有高低之分。其实拿此片与这个导演拍摄的《春假》相比的话,这放浪形骸的程度已经属于他“老要稳”的阶段了。毕竟这个烧钱的结尾,还是有些刻意了,有点为了浪而浪的感觉。而这个动作,也只有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背景下,才可能让观众有些刺激,甚至都有点落后了,而对于其他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来说,看你就是着实一个大傻叉神经病,生存环境决定了无法共情。除了钱以外,这片里的爱情形式,也是先进的,换句话说,放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中,也是神经病的。如果你能明白,每个人实质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应该存在过度的依存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因为低级的情感问题而苦恼,这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而家庭单位,在个体面前,更是可以丝毫不重要,这也从某些方面证实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是冷漠无情,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而自我个体的生命实践才是最本性的也是人类终极进步的本源。哎,其实早生于100年前的波伏娃和萨特早就践行过此类的初级模式,并且还编纂成册供流传。这么看来,其实这个片,在法国艺术家面前,依旧是庸俗不堪的,不就是烧钱嘛,砸豪宅嘛,庸俗的美国人!就像不少法国艺术家都讨厌杰夫昆斯一样。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导演的处境其实挺糟糕,就艺术深度来讲,他没那么极致,就商业来讲,他完全不沾边。也就是俗的不够,高雅的也不足。哎,又要叹一口气。但我依旧想赞扬他,因为这颓唐的发癫的自我的表达,是勇敢而不羁的,他没有假装去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一个真正的面对自己的艺术家。道理也很简单,艺术最怕的,就是虚伪,而哈莫尼科林没有掩饰,承认了自己就是个迷恋艳俗迷恋物欲喜欢作妖的不上进大俗B!附一张LACMA和杰夫·昆斯(JeffKoons)雕塑的合影

同主演

  • HD
  • TC中字
  • HD
  • HD
  • 全8集
  • HD
  • HD
  • HD
  • 第8集完结
  • HD
  • 更新至8集
  • 正片

猜你喜欢

  • 第1集
  • 正片
  • 正片
  • 正片
  • 正片
  • HD
  • 正片
  • 正片
  • HD
  • 正片
  • HD
  •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