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只给一颗星(长文吐槽)
从13年开始宣传的园林纪录片,我一直关注,两年后,等他播完八集,我在豆瓣上打了一个一星,难得这么毫不犹豫。好吧,让我来说说我为什么打低分,为什么对一个我非常喜爱的纪录片题材下狠手。一.名不副实我不知道大家对纪录片有没有概念,在我的理解中,拍纪录片应该是和写论文相似的,大学毕业论文没被少批,为什么?因为总是过多的加入个人主观色彩,多是我认为,我觉得这样的字眼,指导老师说,你要把自己的观点藏起来,不能直接得出结论,你必须找到足够的资料,数据和前人已经完善好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写的东西必须真实,可靠,而不是空中楼阁,给人幻想的美感。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这是母庸置疑的。而保证真实的前提是搜集大量的资料,进行实地的考察,写出客观平实的解说词,采访专业权威的人士。很可惜,园林成片呈现的东西几乎完美避过了这些要素(我不否认在制作中他们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最后用唯美的画面,文艺的解说词,几个商业人士,自以为感人的情怀面世。而园林二字,从原来认为的主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沦落成为XX朝代,XX文化,XX情怀,XX艺术的一个宣传包装品。但是肯定有人会问,园林本来就是美的啊,拍得美没有错,还让我想去苏州了,想去逛逛了。这样不好吗?如果这片子让很多人从想出国旅游变成了去苏州,下江南,逛园子,寻找文艺小清新的情调,那么也许是功德,毕竟我最早也是因为那些唯美的说辞开始喜欢园林。但是,你是纪录片,你要传达给观众的,不仅仅是风光,更是真实的园林知识,这些都需要真实的资料,认真的说明,专业的介绍,不是一句无关痛痒的抒情就能过去的。于是,原本以为的人文地理片变成了商业专题片。二、重点错误八集纪录片,前五集提到的园林都是基本消失了的,最多只有残存遗迹和绘画资料。按照我的想法,完全可以合并到一集来解决。但是强大的编导们(一集一个)硬是把他们写成了将近300分钟,五个小时的剧本。汉朝,魏晋,唐朝,宋朝,我不否认这些朝代的文化,他们所留给后世的诗词,绘画,器具,技术,无不影响了后来园林的审美和建造风格,但很可惜,这些朝代的园林几乎都没了,就连号称从宋代建造的沧浪,沈园都是改造和复建的,保留下的宋代风格微乎其微。编导们为了填补时间,于是开始卖力的说每个朝代的名人,将这些人的情怀,事迹,八卦说的细细的,最后把他们和园林套上关系,算是完事。比如第五集,讲宋代的,编导放着好好的南宋花石纲遗物不说,对着北宋那个没完工的艮岳不停的抒发情怀,甚至连北宋灭亡都拍出来了,皇帝被金人俘虏,还拿着一朵花在那怀念故国……此时的我真是哭笑不得。这里的园林原来是被当成了祸国殃民的魁首,以及那个清明上河图,真的不是为这个影视城COSplay团队宣传?你表演就表演,还人戏不分?先把宋代的衣服,头发弄对吧,诚意何在?三、受众定位错误我认为关注园林纪录片的人大多是对园林感兴趣并且有一定了解的,这个了解程度起码是知道园林是干嘛的,知道四大名园,知道苏州,知道拙政园是明代的等等。而纪录片定位的受众大概是不了解园林,但喜欢情怀,喜欢风景,喜欢舌尖体抒情方式的人……大量的外国人视角,故事举例,点到为止的园林介绍,画面和内容对不上的园林风光,几个文化类商业性的采访对象,穿着影楼装故作深沉自以为是情景再现的演员,一些似是而非,看似人生感悟的解说词,占据了我对园林这部片子的印象。而我想看的建筑风格介绍,园林历史变迁,修复过程回顾,相关主人的故事以及建筑专家的个人看法几乎没有。编导们又一次完美闪避开了这些东西,在园林知识和情怀表达上,果断选择后者作为纪录片主体。比如第六集,编导让演员们再现了晚明文人的园林生活,用了许多镜头来表现文震亨的性情,女子的姿态,艺圃风景的雅致,却不愿意说说园林的具体资料,历史沿革,明代建筑遗存,近代修复事迹,建造手法。后面还提到了无锡寄畅园,这样一个江南名园却只给了秦氏后人祭祖的画面,不去说说它的内部结构,建造风格和遗存。编导的脑回路也是够够的。情怀,情怀,情怀,在园林的编导眼中,所有的一切都要归于情怀,我不否认情怀的好处,但是这是园林啊,咱冷静下,好好说园林本身不行吗,说好了,再抒情。想起多年前央视出品的昆曲六百年纪录片,相比之下,这部片子还算靠谱,里面的采访对象,有不少戏曲学家和演员,他们说的都还算是戏曲本身,而里面说到的历史,引用的资料,还原再现的场景,都还是偏向写实的。并不是奔着唯美,写意去的。夜深停笔,吐槽到此。作为一个园林爱好者,虽然不专业,但本着喜欢就要认真喜欢的态度,看了很多关于园林的书籍,记下每个园子的特点,风格,值得看的细节,甚至是建筑术语,门窗式样,假山名字,历史逸闻,唯恐去实地时错过什么。我知道园林美,园林有文化,但是这不是该一直嘴上说说的,作为纪录片,应该解答的是为什么美,为什么有文化,为什么让古今很多人对它产生情结。而这些解答,是不能靠唯美的画面,cosplay式的还原,非专业人士的访问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