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曹丕驾崩曹叡登基
- 第2集:魏国新丧蜀吴虎视
- 第3集:曹叡女装模母东吴新起兵事
- 第4集:曹真刚愎兵败司马懿兵退陆逊
- 第5集:司马懿革职戴罪诸葛亮调虎离山
- 第6集:司马懿伐孟获诸葛亮呈出师表
- 第7集:司马懿力斩孟达诸葛亮兵逼长安
- 第8集:马谡刚愎失街亭孔明西县空城计
- 第9集:计设空城退大敌孔明挥泪斩马谡
- 第10集:孔明苦心教后主郭太后蒙冤入大狱
- 第11集:司马懿救郭太后诸葛亮再次北伐
- 第12集
- 第13集:姜维诈降破陈仓孔明修书激曹真
- 第14集:曹真病重而死孔明再次北伐
- 第15集:司马懿诸葛亮阵前舌战
- 第16集:刘禅昏庸信谗言诸葛亮出师憾未捷
- 第17集:诸葛亮朝堂除奸佞司马懿领命再南御
- 第18集:东吴孙权兴兵助蜀
- 第19集:上方谷司马懿火海逃生
- 第20集:司马昭兵败受鞭刑
- 第21集:曹叡降下最后通碟
- 第22集:诸葛亮病卒五丈原
- 第23集:司马懿解甲归田
- 第24集:曹叡弑杀郭太后
- 第25集:司马懿屠灭公孙渊
- 第26集:孙资刘放篡改圣旨
- 第27集:曹叡驾崩,司马懿顾命
- 第28集:曹爽新登高位不可一世
- 第29集:柏灵筠入宫照料皇帝
- 第30集:曹爽设鸿门宴欲杀司马懿
- 第31集:司马懿死里逃生
- 第32集:司马家豢养死士暴露
- 第33集:侯吉为救司马家重伤
- 第34集:曹爽逼迫太后迁宫
- 第35集:司马昭杀嫂张春华病危
- 第36集:张春华撒手人寰
- 第37集:曹爽欲废天子以称帝
- 第38集:司马懿发动兵变
- 第39集:曹爽洛水归降
- 第40集:司马懿屠戮曹爽三族
- 第41集:司马懿衰年再平叛
- 第42集:柏灵筠遇袭惨死官道
- 第43集:小沅遇害司马懿欲除掉司马昭
- 第44集:侯吉小沅结成阴亲司马懿传奇一生落幕
第21集:曹叡降下最后通碟
司马懿斗胆上谏,请曹操不要忘了赤壁的前车之鉴。曹操怔然,继而感慨好一个前车之鉴,他询问司马懿看见杨修身陷囹圄,是否高兴。司马懿发自肺腑地表示,自己实无心与杨修一较高下,自己随曹操出征,便只盼着曹操能够大获全胜,别无二心。曹操不禁抵近司马懿,冷声道破他其实也是个善藏之人。随即,曹操试探着想要让司马懿辅佐曹子建,司马懿谨慎地婉拒了,曹操随即也思虑明白了个中利害,叹言此时再给曹植安排司马懿,已然是迟了。司马懿走后,曹操与部下细细分析他的计策,暗以为然。已近暮年的曹操怆然长叹:事到如今,人人都能看出,自己在有生之年,是无法攻克江东了。司马懿恳求去狱中探望杨修,曹操准许。牢笼内外,杨修对于司马懿的探望百感交集,终于开始仔细思索起这场战争本身的胜负之策,并不由自主地感慨起与司马懿这些年的斗争始末与得失。对于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杨修深觉竹篮打水一场空,争来争去,最终也只能沦为别人的棋子而已。此时此刻,相争多年的两人才开始惺惺相惜,却为时已晚。不久之后,曹操遣人给杨修送来斩杀令,临死前,杨修与司马懿共饮断头酒。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杨修叮嘱司马懿道:魏王曹操乃雄才之主,曹丕乃阴刻之君,自己的余愿便是希望他日司马懿能在曹丕的处处戕害下护得曹植一二。司马懿允诺。就死前,杨修道出了司马懿同自己最大的分别:司马懿能忍,自己却不行。他说自己在黄泉彼岸等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忍到最后,希望司马懿届时能告诉他,此时走和将来走,有什么区别。司马懿含泪恭送,唏嘘万般。一世聪颖的杨修最终还是被送上了断头台,曹操亲自监斩。歇斯底里的曹植扑过来想要死谏父亲饶了杨修,被曹操派兵拦住。曹植跪地痛嚎,直呼自己可以不要太子之位,不与二哥再争,只求杨修能够活着。曹操冷眼而视着曹植的悲恸与疯狂,无动于衷。望着苍凉辕门,曹操直感慨岁月迟暮,壮志难酬,杀伐数十年热血终凉。待大臣程煜赶来向曹操复命时,发现曹操昏睡在了地上。程煜向醒来的曹操报告了杨修先前对司马懿说的话,曹操决定派献策的司马懿赴东吴谈判。长江之上,两岸崖壁高悬,空谷深陷。一平如璧的江面上,司马懿的使船悠悠趟过。船头,司马懿与夫人张春华临风而立,桅杆上系着玄色的魏国节杖。对于孙权是否会答应,张春华不抱有希望。司马懿表示,但凡霸主,都不会鼠目寸光,这世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东吴,吴宫。孙权尚不知晓使臣司马懿乃是何人,吴臣张昭表示司马懿只是一介无名小卒,觉得曹操已无人可用。而雄才大略的孙权却认为,此时此刻不能轻敌,曹操派此人前来自有他的道理。翌日,吴宫朝堂之上。司马懿手持魏国节杖,带着乔装打扮的夫人张春华,徐徐步入。司马懿带来了魏王代表天子颁布的册封令,加封给了孙权一系列重衔,并要求孙权摆香案领圣旨。此言一出,张昭首先反对,认为魏王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道圣旨不接也罢。司马懿随即接话,以滔滔雄辩细数魏王曹操之功,以及曹操代君讨逆的正当性,并且巧妙地偷换概念,在道义上反陷张昭于不忠不义,顿时辩驳得张昭哑口无言。孙权反问司马懿奉旨“讨逆”,所讨何人。当司马懿说出逆贼即天子亲册汉寿亭侯关羽之时,殿下群臣哈哈大笑,以为荒唐。司马懿随即抓住吴蜀荆州之争,以及刘备坐大之患,挑得孙权雄主独夫之心骤起。吴将大怒,就欲教训司马懿,结果在张春华手下连连吃亏,出于大国颜面,孙权立刻喝止了手下。终于,在司马懿高超的外交手段下,孙权结束了试探,表示愿闻曹公结盟之详。司马懿极尽关羽拥兵之危害,使得孙权戒心大起,开始动摇起来。孙权表示,册封一事兹事体大有待商议,先请司马懿赴驿馆稍息。司马懿走后,孙权连连感慨魏王得人。驿馆里,司马懿夫妇正歆享江东美食,陆逊造访。慧光如炬的陆逊觉出司马懿的不同凡响,并且一眼就看出了张春华的女儿身份。三人围坐共宴,司马懿与陆逊细谈起当今三国鼎立局面。面对陆逊索要的担保,司马懿暗示自己虽不能做魏王曹操的主,却可以替将来的太子曹丕定策。陆逊闻之,若有所思。吴宫,陆逊向孙权汇报试探的结果,并高瞻远瞩地推断魏国将来的太子必是曹丕,而届时能左右魏国朝政者必是这司马懿。孙权随即受谏,命陆逊为副将,以吕蒙生病蒙蔽关羽,并使陆逊断了关羽后路。孙权认为,虽然魏国将来有司马懿,蜀国有诸葛孔明,但江东也有陆逊这样的年轻新锐,无需畏惧。曹营,司马懿复命。对于孙权“受诏不如归顺魏王”的言辞,曹操询问司马懿的应答。司马懿随即行大拜三礼,恭恭敬敬道:天命于吾王之成就,乃奠基新朝之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