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曹丕驾崩曹叡登基
- 第2集:魏国新丧蜀吴虎视
- 第3集:曹叡女装模母东吴新起兵事
- 第4集:曹真刚愎兵败司马懿兵退陆逊
- 第5集:司马懿革职戴罪诸葛亮调虎离山
- 第6集:司马懿伐孟获诸葛亮呈出师表
- 第7集:司马懿力斩孟达诸葛亮兵逼长安
- 第8集:马谡刚愎失街亭孔明西县空城计
- 第9集:计设空城退大敌孔明挥泪斩马谡
- 第10集:孔明苦心教后主郭太后蒙冤入大狱
- 第11集:司马懿救郭太后诸葛亮再次北伐
- 第12集
- 第13集:姜维诈降破陈仓孔明修书激曹真
- 第14集:曹真病重而死孔明再次北伐
- 第15集:司马懿诸葛亮阵前舌战
- 第16集:刘禅昏庸信谗言诸葛亮出师憾未捷
- 第17集:诸葛亮朝堂除奸佞司马懿领命再南御
- 第18集:东吴孙权兴兵助蜀
- 第19集:上方谷司马懿火海逃生
- 第20集:司马昭兵败受鞭刑
- 第21集:曹叡降下最后通碟
- 第22集:诸葛亮病卒五丈原
- 第23集:司马懿解甲归田
- 第24集:曹叡弑杀郭太后
- 第25集:司马懿屠灭公孙渊
- 第26集:孙资刘放篡改圣旨
- 第27集:曹叡驾崩,司马懿顾命
- 第28集:曹爽新登高位不可一世
- 第29集:柏灵筠入宫照料皇帝
- 第30集:曹爽设鸿门宴欲杀司马懿
- 第31集:司马懿死里逃生
- 第32集:司马家豢养死士暴露
- 第33集:侯吉为救司马家重伤
- 第34集:曹爽逼迫太后迁宫
- 第35集:司马昭杀嫂张春华病危
- 第36集:张春华撒手人寰
- 第37集:曹爽欲废天子以称帝
- 第38集:司马懿发动兵变
- 第39集:曹爽洛水归降
- 第40集:司马懿屠戮曹爽三族
- 第41集:司马懿衰年再平叛
- 第42集:柏灵筠遇袭惨死官道
- 第43集:小沅遇害司马懿欲除掉司马昭
- 第44集:侯吉小沅结成阴亲司马懿传奇一生落幕
第5集:司马懿革职戴罪诸葛亮调虎离山
深夜,魏营。伤死兵员累累,哀嚎声遍地,司马懿带着邓艾等人苦苦寻找儿子司马师,可惜无果。就在众人万分焦躁之时,贾逵驮着司马师归营。颤巍巍的老将军不负对司马懿的诺言,在战场上救出了司马师。司马懿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背起大腿中箭的司马师赶赴军医营帐疗伤。
大司马曹休营帐,惨重的伤亡与损失使得曹休将怨气全部宣泄在司马懿身上。而此时此刻,司马懿正陪着疗伤的司马师,父子二人不胜感慨。这时,怒火蒙心的曹休带人闯入大帐,揪住司马懿咆哮怒骂,就欲斩杀司马懿。关键时刻,邓艾带兵阻止了大司马曹休。对于曹休的恶人先告状,司马懿据理力争反问曹休当初为何刚愎自用,字字诛心间曹休竟气急吐血。
魏国倾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的石亭之战以惨败告终,经此一战,魏对吴的战争易攻为守,后经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才敢于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伐吴之战。陆逊出色的计谋使得吴国赢得了三国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寡敌众的战役,也为孙权一年后称帝铺平了道路。而这一场战争所带来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却是比诸葛亮等人所想的更为深远。
蜀国,成都。诸葛亮推测曹休会败的论断得到了应验,他认为十年之内,江东无忧。只是对于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诸葛亮警惕颇深。对于此次魏军在东南吃了大亏,兵力虚弱之际,诸葛亮打算着手准备北伐事宜。
洛阳,皇宫。曹叡问责众将,曹真曹休联合弹劾司马懿抗命不遵,欲将司马懿置于死地。司马懿据理力争,予以回击。曹叡有意偏袒司马懿,不痛不痒地给司马懿以处罚,革职在家。曹休气愤难耐,质问曹叡为何如此纵容司马懿。曹叡冷静地应对,安抚住了曹休。此时,新天子的手段已经初见峥嵘,曹休不禁暗暗心惊。
司马府上,司马懿正考校孙儿司马柔,钟会来访。对于老师司马懿的退让,钟会颇为不解,司马懿和他细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阐明大局得失,钟会这才明白释然。
庭外,司马昭拦住钟会,与其谈论父亲司马懿的真正志向。殊不知,司马昭的言论被司马懿尽皆听在耳中,司马懿一时间脸色凝重。
蜀国,成都。诸葛亮对于曹叡处罚司马懿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司马懿还是会受到重用。诸葛亮与学生幼常分析,司马懿此时此刻最想要的就是真正掌握兵权。于是,诸葛亮准备假用孟达叛降,来支走司马懿,实行调虎离山之计。
果然,诸葛亮伪造的挑拨书信很快就呈到了曹叡的面前。曹真趁机煽风点火,使得曹叡彻底失去对孟达的信任,打算除掉孟达。
曹休府上,何晏怂恿曹爽使用五石散戏乐,引得曹休勃然大怒。何晏走后,恨铁不成钢的曹休打算让儿子曹爽带兵讨伐孟达,胆小怕死的曹爽非常不情愿,给父亲献计,让司马懿带兵去讨伐孟达。
司马府,夏侯徽已然产下一女,一家人正享天伦之乐。夏侯玄来访,提醒告诫司马师劝住父亲司马懿,不要领命带兵去征讨孟达。
这边,大内官辟邪带来皇帝圣旨,命司马懿领兵进攻新城。事情已成定局,赶来劝说父亲的司马师也已然晚矣。司马懿唯一能争取的,只有率领非曹真嫡系的宛城兵。